close

%E7%88%B6%E5%90%8E%E4%B8%83%E6%97%A5.jpg

 

“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,無傷無痕,無病無煞,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。” ——《父後七日》
  
  有時候,人在電影院,我卻會忘記自己是在看電影。黑暗的空間中,眼睛看著前方的一塊光亮,那更像是在看自己,看經歷過的人生,看那些長長短短被投射到了銀幕上。
  
  蓋伊•馬丁《我的溫尼伯》結尾,電影從溫尼伯的風物景貌回歸到了家庭親人。聽上去,絮絮叨叨的夢囈話語終於要結束了。那一刻,導演本人的旁白 聲音變得更加深情。到底是記得還是不記得,他對記憶產生了懷疑——說有時候自己忘記了哥哥離世,忘記了父親在他21歲的時候走了。雪花一般的斑點劃痕,白 雪飄零的溫尼伯,我的故鄉。有時候,當你太想念一個地方,照片上的背景變得比照片裏的人更重要。看到一家人的合影,加上那樣的畫外音,不知道該說這部影片 是太私密還是太感人。
  
  幾乎可以說是巧合,《父後七日》結尾,當朋友問起喪事,女兒說,沒關系,我也經常忘記。從某天聽聞死訊的毫無防備到某年某月某天毫無征兆的淚水決堤,這中間,電影用群像和多視角記下了喪葬期間的見聞錄,牽扯出女兒、兒子、侄子和道士的內心波瀾和各自故事。
  
  一開始,我覺得既然這麽個人又像散文體,電影應該是深情回首,女兒與父親,往事點滴,慢慢落在心頭。當女兒和道士一起念到:今嘛你的身軀攏總 好了,無傷無痕,無病無煞,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。真是平平淡淡,句句上心。由此,我愈發明白了一件事,喪葬過程對當事人和旁觀者永遠是截然不同的體驗,就 好比無人光顧的地攤上,女人和父親唱《傷心酒店》,悲傷誰人知,痛苦吞腹裏。
  
  我忘不了小時候家鄉的出殯隊伍,西樂腰鼓隊、花圈大挽聯。當時真覺得詭異,死都死了還講排場。後來才慢慢懂得,有些東西真的只是作與外人看 的,私底下還會為借錢治喪兄弟翻臉。這一切還真是傳統文化鬧的,不過再鬧,比起舊時的繁文縟節,七天十四天到三年服喪,那今時今日的葬禮還是簡短了一些。
  
  在這部電影裏,死亡的到來是那麽正常的一件事。你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做好準備,但是其他人馬上可以開動,這就是群體的力量。尋常生活的每一天, 總有人都在遭遇死亡,可是多數人渾然不知。師公和尚輪番來,看到這些片段,我想起了大體類似的故鄉。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忠實記錄,那些不可思議的習俗,說跪 就跪、要你哭就哭,請人哭喪還有不同哭法;那些完全不合時宜的玩笑,PS遺像、三人往事、爆裂啤酒罐,直欲把葬禮變成一個搞笑舞臺。中國人的紅白之事,有 時候就是這麽別扭。喜事搞得別人下不了臺,喪事又搞得別人動不了情。
  
  輕描淡寫的議員和小護士,寥寥幾筆,《父後七日》變得不是那麽悲悲戚戚,整個族群和村落變得清晰可辨。我一直覺得,影片希望觀眾的情感是克制 的,從而能接受女兒在結尾突然到來的情感崩潰,得到一種清醒的感動。要知道,女兒在七天時間裏也不是天天以淚洗臉的,有時候還滑稽可笑。哭得越賣力,不代 表你和長輩的感情深。你不哭,那也不代表你冷血沒感情。在女兒難以入眠的晚上,我一度甚至希望《父後七日》可以安放點恐怖因素,就像《童年往事》裏的黑 貓,對死亡有所敬畏和恐慌。後來也想明白了,那邊是小孩子,這邊是有足夠心理抵禦的成年人,所以一路下來,也只是身體上的疲憊勞累更多。
  
  除了那段父女合唱,父親騎車載女兒回家一段也是《父後七日》的精彩一筆。太保飾演的父親更接近於常人喜歡的一類,比《爸,你好嗎》的動物園一 段強了太多。他其實記不得女兒生日,平時幽默笑呵呵,沒啥大作為。學開車的橋段也常見於其他電影,而掛畫像那段就別有用意(在閩南地區的傳統習俗裏,走隊 伍拿畫像的都只能是男性子孫)。畫像是父親,倒掛畫像就出現了虛擬的一幕,父親倒坐在後面讓女兒載——對應了之前的學騎車。就如原著和電影一樣,女兒用個 人儀式完成了對父親的祭奠。而同樣是這部《父後七日》,它讓我再一次想起了奔喪往事和定格在51歲的父親。有些東西不能忘,或許,也不會忘。可為什麽有時 候,我依然會忘記……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野ブタ。艾小娃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